第176章 瓦崗爭端
“李密已經到了瓦崗。”李建成放下信道:“風雲漸起啊。”
“兄長,李密非同小可,要小心鳩占鵲巢之事。”
現在的瓦崗非同小可,已經在在進攻榮陽郡了,與張須陀僵持不下。
翟讓自然也是名揚天下,一時能與之並提的唯有,河北竇建德以及江淮杜伏威太原曆山飛高陽趙萬海等人。
但讓其真正脫穎而出,還是在李密加入之後,都知道李密以前輔佐的是何等人物,一時天下人都以為翟讓是如同楊玄感一般的霸王。
李建成搖頭道:“李密一舉一動都在我的手心,翟讓或許不是他的對手,但再加上徐世勣,足夠製衡他了。
我畢竟不能親自去率領瓦崗,翟讓徐世勣的動作又太慢了,他們不能盡快解決張須陀,還是需要李密才可。”
李孝恭不再多言,凡事他隻會提醒,絕不會幹擾。
“兄長,遼東城的兵馬已經出發了。”
“嗯,讓他們先在涿郡駐紮。”
第二天李建成就與始畢可汗說要去武川祭祀先祖,阿史那咄吉猶豫了許久還是答應了。
李建成剛回府收拾,阿史那阿娜爾就急匆匆地跑來,看著他許久才道:“他們都說你要逃回中原去。”
李建成拉住她的手:“我自然是想回去的。”
“這裏不好嗎?”
“很好,但不是我的歸宿。”
“那你就是真的要逃了?
“不。”李建成笑道:“還沒有娶你,我怎麽會走呢,要走也當然是帶著伱一起。”
“那我這次就要跟著你去。”
“好。”
始畢可汗派遣了許多的護衛,除了護衛他們之外,也有看住李建成的意思,很明顯連遮掩的意思都沒有。
但李建成也沒在意,每天與阿史那阿娜爾親密的說笑射獵,一路趕至武川,這裏早已經荒廢了,甚至可以是突厥的屬地。
但並不妨礙李建成先為李氏的先祖們獻祭,此處埋骨有他的五世祖李熙,以及其眾多子侄兒孫。
然後他又祭祀了另外幾家,幾百年的共存,大家都是血脈親戚。
李建成出現在武川祭祀的消息很快由北向南傳遞,離得近的甚至在他回返大利城前趕來了,有些人是來看熱鬧,也有些人是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救他出來。
若是成了,這可就是雪中送炭的恩情,就以李郎君傳聞中的秉性,必然是足夠滿門大富大貴了。
隻可惜突厥護衛森嚴,雖然與李郎君說上了幾句話,但也是在沒能力就他逃離險境,隻能遺憾的看著他遠去。
於是關於李建成的傳聞,再次傳蕩到了中原,士林民間都報以同情,而得知李建成順便幫忙祭祀了先祖的武川貴戚們更是紛紛感歎。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
到底還是自家子弟,都已經艱難到了這個份上,還是沒忘記禮數,好郎君啊。
而在瓦崗寨中,聽到消息的翟讓卻是抖了三抖,這是落下毛病了,自從那日之後,他隻要聽到這個名字,就會不自覺的顫抖幾下。
“懋功,郎君真的沒事嗎?”
徐世勣冷笑道:“怎麽,還想再來一次?”
翟讓尷尬的擺手道:“那當然不敢,我的命都是郎君搭救的,從來沒有過這種心思,你可莫要胡說。”
徐世勣皺眉道:“郎君那邊不用你我操心,現在更要擔心的是李密,他聲望太高了,後來加入的這些人,例如外黃王當仁、濟陽王伯當、韋城周文舉、雍丘李公逸,都是衝著李密來的。
你若不振奮,家業都要改姓李了!”
翟讓低聲道:“本來也是姓李,什麽時候也沒姓翟過。”
見徐世勣瞪眼,翟讓也是無奈,被這小子看到醜態後,便越發沒有恭敬了。
隻能趕緊說到:“我有何辦法對付李密,隻能是盡力保住本部兵馬,要說郎君也是,這樣的虎狼之輩,讓他或殺或立,怎麽都好,趕到我這淺灘是何必。”
這時候李密派人來請,說又有豪傑領兵前開投奔,要他這位瓦崗之主去迎納。
翟讓和徐世勣隻能起身,李密能這麽快站住腳跟,也是因為他極守規矩,凡事都要經過翟讓。
到了大堂,眾人紛紛起身向著翟讓行禮,奉其坐上了主位,然後才讓人入見,都是附近幾郡的豪傑,少的領著幾百人,多的兩三千人,趕來投靠瓦崗。
翟讓應付這些還是可以的,而李密這時候也絕不會插話,直到其中一個道士打扮的人出列走到李密麵前:““斯人當代隋家!”
滿堂皆寂,倒不是因為敬畏皇帝,他們都已經造反了,還有什麽可敬畏的,平日裏都是靠罵皇帝比膽子的,多難聽都敢罵出來。
眾人將目光投向了翟讓,翟讓溫和的笑道:“如你言,蒲山公當自立,何來從我?”
那道士鄭重的對李密行禮後才轉身對翟讓道:“事有相因,所以來者,將軍姓翟,翟者,澤也,蒲草非澤則不生,所以他需要先來投奔將軍您,您二位相輔相成,當共成大業。”
徐世勣道:“那你為何說蒲山公可以代隋?”
那道人捋須笑道:“桃李子,皇後繞揚州,宛轉花園裏,勿浪語,誰道許!
嗬嗬,所謂桃李子,正謂逃亡者李氏之子也,皇與後,皆君也,宛轉花園裏,謂天子在江都無還日,將轉於溝壑也,莫浪語,誰道許者,密也。”
不等徐世勣開口,素來仰慕李密的王伯當立刻高聲應聲道:“不錯,正應是如此,李公乃是公卿貴子,誌氣高遠早就看出暴君麵目,遂與楊公合力而反,吾聞天命王者不死,李公數度遇險而生,豈不乃天意眷顧!”
眾人聞言都忍不住點頭,楊玄感都死了,唯有李密活的好好的,這確實也是大福運,而桃李章傳遍天下,他們不少人也覺得李氏是要出個天子了。
就在這時候,一直沉默的李密突然開口:“我乃薄命之人,怯不敢當此,今亡命之日,艱難之時,蒙翟公搭救庇佑,豈敢有二心,萬望諸君莫要陷密與不義!”
……………
(本章完)</div class="contentadv">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