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 房杜劉王
第二天翟讓召來瓦崗上下,當這眾人的麵問李密是否要脫離瓦崗自立,李密都以為翟讓是要火並他了,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。
翟讓坐在主位上道:“我們瓦崗能有今日,離不得蒲山公計破張須陀之功,因而我召開寨中弟兄,當著他們的麵將話說明。
我翟讓立瓦崗寨本圖自保,護持一眾被朝廷逼迫到無路可走的弟兄們,沒想到如今竟占據洛口兵圍洛陽,成為天下群雄之一。
這是蒲山公的功勞,因而我素來對公敬重有加,兵權事權皆委而任之,實不知蒲山公為何要棄眾兄弟而去?”
李密對著翟讓下拜:“實是密愧於眾兄弟,但情急若火不能拖延,密也非要背棄瓦崗,但洛陽久攻不下,不若分兵而伐。”
兩人互相奉承對方檢討自己,但事實就是瓦崗正式分裂,李密領著王伯當等心腹以及七萬人馬和巨量的糧草與翟讓分家,這讓翟讓和李密聲望驟降。
雖然沒有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,但在天下人眼中,李密忘恩負義,翟讓沒有禦人之能,這在群雄逐鹿中都是大忌。
但李密已經顧不上這些了,李建成實在太快了,若是再慢一步,便徹徹底底沒了希望,這是他不願接受的。
他立刻將糧草分發,四方饑民扶老攜幼,都到軍中來領糧食,自然是感恩戴德,不願離去,如此李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擴軍,擁兵近二十萬。
李密自號魏公,設年號為永平,雖然沒有直接稱帝,但已經是設置官署改元建製了。
他又讓祖君彥為他寫檄文,細數皇帝十大罪責,例如殺父害兄、沉湎酒色廣建亭台、橫征暴斂、巡遊無度、拒諫妒能等。
總之就是皇帝之過,罄南山之竹,書罪無窮,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!
而完成這些後,李密也終於到了自己做主決擇的時候了,洛陽久攻不下,而且一旁還有翟讓,總不能攻入洛陽後,一人一半吧。
李密的謀士柴孝和勸道:“秦地山川之固,秦漢所憑以成王業者也,明公自簡精銳西襲長安,既克京邑,業固兵強,然後東向以平河、洛,傳檄而天下定矣!”
李密是有些舍不得洛陽的,都已經打到現在了,就這麽白讓給翟讓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。
柴孝和是關中人,立刻繼續規勸:“方今隋失其鹿,豪傑競逐,不早為之,必有先我者,悔無及矣!”
李密想了很久還是拒絕了,他很清楚長安雖然沒什麽兵力駐守,但離太原太近了,從李建成的虎口下奪食太危險了。
這麽早與其交鋒,並不是好事,何況他也沒什麽把握。
而且還有另一點,李密對柴孝和道:“此誠上策,吾亦思之久矣,但我所部皆山東人,洛陽未下,誰肯從我西入?”
散糧聚兵容易,但如臂指使就難了,若是他攻下洛陽振奮軍心,或許還能以功名利祿引兵入關,而現在強行,恐怕二十萬兵馬,路上就要散掉半數。
另一個謀士徐洪客道:“魏公現在兵馬雖多,但恐米盡人散,若不趁此時士氣旺盛而征討四方,將來可該如何?”
李密問道:“卿欲勸我攻洛陽?”
“非也非也。”徐洪客搖頭道:“公欲王天下,何以隻見洛陽一城,依某之言,公當乘進取之機,因士馬之銳,沿流東指,直向江都,執取獨夫,號令天下!”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
李密聽完後麵色複雜,他當年給楊玄感獻出了上中下三策,上策是往幽州擒賊先擒王,中策是直取關中,下策攻占洛陽。
楊玄感當年選了下策,而時過境遷,他麵前竟然還是這三條道路,不禁回想起楊玄感死前對他那句話。
法主,有些事在你看來簡單,是我左右徘徊耽誤時機,但真到了哪個位置,你才知道,太難了。
是有點難啊,玄感,李密歎了口氣,就如他麾下兵馬不可能隨他去關中一樣,在洛陽未定前,他們更不可能隨他南下江都。
所以還是要打洛陽,也隻有攻占洛陽,才能鼓舞士氣,從而西進南下。
但他李密也是要麵子的人,不可能轉頭就又找翟讓聯手,於是李密先領兵攻占東都周圍的襄城房陵等郡。
……………
王頍勸道:“郎君,是時候入關了。”
房玄齡也是道:“入主長安檄文天下,遣義軍收複天下州郡,濟世安民開朝立元,確實是當務之急。”
劉文靜道:“如今李密圍攻洛陽,皇帝遠在江南,各地義軍數以萬計,跨州連郡、阻礙山澤,郎君順天應人高舉義旗,則天下不難平定。”
杜如晦笑道:“郎君坐擁北疆大半,君言出口,誰敢不從,順天命從人心,端居長安號令天下,不出兩載,帝業可成!”
李建成回到中原後,早些年積攢下的聲望立刻得以兌現,不需要三顧茅廬屈身相請,有心功業的能人誌士都自然而然的投奔他而來。
倜儻有智謀的張亮,才思敏捷的薛收,明禮節可倚大事的李大亮,有縱橫之略的劉文靜,聰明識達王佐之才的杜如晦,博覽經史工書善文的房玄齡、學資流略詞兼典麗的顏師古,才學明辯煥成文章的陳叔達等人。
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早年便與李建成是朋友,經常往來書信,但直到如今,他們才下定決心投奔而來。
幾乎所有人都在勸李建成趕快返回長安建製,但他自己卻是不急,因為他要先解決突厥的問題,始畢可汗的狠辣讓突厥的問題得以最快的解決。
雖然留下了眾多隱患,但不得不承認,突厥目前依舊是有實力可以南下的,而義成公主送來的密信也是驗證了這一點。
沒有人是傻子,尤其是能坐穩突厥汗位的人,始畢可汗殺了自己最信任的謀士康檀,可見他已經發覺出問題,也就不難查處李建成與康檀的聯係。
其實李建成在離開突厥時,就邀請過康檀但商人重利,舍不得在突厥的權勢,企圖既要又要,結果斷送了性命。
就以李建成對始畢的了解,康檀死的一定很淒慘。
…………
(本章完)</div class="contentadv">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