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成大唐 276: 第277章
0%
墨書 Inktalez
    第277章 薨 0
 
    張忽峍並沒有因羅藝的話放下心,隻是又說了一句:”你知道我為何沒跟你搶這個安東都護的位置嗎? 0
 
    就是因為人心易變,我怕自己在這兒大權在握,權欲蒙心,最終犯下大錯,牽連滿門遺禍族中。 0
 
    與其如此,不如回京侍奉陛下,人還是有約束才好。” 0
 
    羅藝沉默片刻:“我記下了,定會時時警戒自己。 0
 
    陛下那邊,也請兄長幫我多言好話,我對陛下也是從無二心的。” 0
 
    “話都是這麽說的,子延,你讓我押送十船珍寶回京,可你自己留下多少呢?” 0
 
    羅藝想要辯解,張忽峍擺擺手:“看看,你現在就已經是貪欲蒙心了,你在此戰中,滅盡三國王公,得到多少金銀珠寶,隻有你自己知道。 0
 
    但就算是讓我往少了猜,你給自己留下的,也絕對是獻給陛下的數倍之多,伱覺得陛下得到這十船珍寶,是欣慰還是憤怒呢? 0
 
    言盡於此,我明日便啟程回京了,你在遼東好自為之吧。” 0
 
    張忽峍起身就要離去,羅藝開口問道:“兄長,這是你的意思,還是魏公特意讓你敲打我的。” 0
 
    而在都護府的另一側,副都護乙支文德正在恭謹的站在魏征麵前,作為在高句麗滅國前便領著兵馬歸順的宰相,他在安東都護府的地位不低。 0
 
    魏征沒多看,隻是命他去將這個送到張公瑾手中。 0
 
    大唐不介入,那麽倭國內部在數年之內,便一定會興起浩大的奪權戰亂,當然,更可能的便是,會將內部矛盾轉嫁為外部矛盾,興兵與大唐開戰。 0
 
    少聽那些降將表忠的話,陛下一道旨意,你就沒了立足之本,沒有我們自遼東城帶來的精銳,那些降將能把你活撕了。” 0
 
    不僅是為了所謂的尊嚴,更不可能是為了那些倭國百姓,主要原因便是,在內部不想魚死網破的情況下。 0
 
    …………… 0
 
    在問過金真平後,他又命人去尋了曾去往倭國行商的商人,仔細了解過後,就與心腹們得出結論。 0
 
    他不在意區區一國的朝貢,更不在意夜郎自大的小國如何,但對斷絕倭國改製興盛的機會,那是絕對樂意的。 0
 
    蘇我家的權勢,已經達到了可以廢立國主的程度,自然是君主集權的最大阻礙。 0
 
    隻可惜這本事並未能在皇帝麵前表演,因為皇帝根本沒準備要接見。隻是讓鴻臚寺隨意打發了。 0
 
    魏征接過一看,上麵細細的記載了某月某日,安東都護羅藝收納了多少車架的金銀,又在什麽時候安排了幾條船秘密回中原。 0
 
    可見目前,倭國是有多麽迫切的需要中原文化來支持他內部的改革集權、更重要的便是通過兩國建交,來維護內部的穩定。 0
 
    “魏公,這是某記下的大體數目。” 0
 
    張忽峍回頭皺眉道:“重要嗎?無論是我的意思,還是魏公的意思,難道不是為了你好? 0
 
    然後再想辦法平息大唐的怒火,畢竟隔著一片海域,戰事也大不起來。 0
 
    而在洛陽,倭國在此派遣來使者請罪,主使名為犬上三田耜,一來便是恨不得將自己的頭給磕碎。 0
 
    倭國使者此來不僅是為了道歉,更是帶了許多的貴族子弟以及僧眾,言稱是希望能在大唐進學。 0
 
    與大唐開戰,主戰方如果順利得勝,哪怕隻是一場小勝,那麽便可憑此巨大的威望,徹底定奪國中的一切問題。 0
 
    如果未能取勝,那麽主戰派就要成為平息大唐怒火的犧牲品,並且還可以名正言順的歸於唐朝麾下,暫時隱忍,吸取各種經驗技術文化。 0
 
    “臣以為,還是應當防備遼東,倭國得到了許多新羅百濟的貴族,應當是期盼能夠奪回此地,也隻有在遼東,他們才有可能長久立足。” 0
 
    皇帝不置可否隻是下旨:“傳令沿海繼續造戰船,兵部籌建新水師大軍。” 0
 
    <div class="contentadv"> 0
 
    “諾。” 0
 
    “火炮可有進展?” 0
 
    工部尚書宇文儒童應道:“大有進展,隻是工匠不慎,傷殘累計足有數十人了。” 0
 
    皇帝麵色沒有變化:“按例撫恤,不得克扣,繼續精研。” 0
 
    “諾。” 0
 
    就在皇帝與心腹商議之時,李衛快步入內奏稟:“陛下,蕭世子前來報喪,梁郡王薨。” 0
 
    李建成站起身,自己嶽父終究還是去了,原本以為都熬過冬季了,怎麽也能在延壽一哉。 0
 
    房玄齡等重臣朝皇帝行禮:“陛下節哀珍重。” 0
 
    “梁郡王不僅是皇親國戚,更是與國有大功,朕何能不盡哀痛。” 0
 
    皇帝歎了口氣,這門親事說起來還是煬帝為晉王時,在廢掉了楊勇的太子之位後,在晉王府的酒宴上當眾為他定下的。 0
 
    轉眼都二十多年過去了,現在想來真是令人唏噓。 0
 
    “召世子進來,皇後那邊可通知了?” 0
 
    ”娘娘那邊尚未通知。” 0
 
    “暫先不必通知了。” 0
 
    “諾。” 0
 
    很快,一身重孝的蕭鉉入內,下拜而泣,雙手上捧有一書信,顯然是蕭琮的臨終遺表。 0
 
    李建成親自上前,接過書信後攙扶自己的舅兄:“國丈離朕而去,但留有國舅輔朕,朕心稍有寬慰,盼舅兄節哀自珍,撐起門戶。” 0
 
    蕭鉉站在皇帝身前弓腰啜泣:“陛下…。” 0
 
    房玄齡等人也上前寬慰,好一會兒蕭鉉才將父親逝世的詳情稟報。 0
 
    當然,這樣的國家重臣,勳貴至極的人物,朝廷肯定還是要派遣官員再次查一遍的,並不是兒孫張嘴一說就能草草了事。 0
 
    李建成打開遺表,筆墨不太流利,顯然是勉強撐起身體書寫的,確實是蕭琮的筆跡。 0
 
    內容不是太長,都是蕭琮對朝政的諫議,裏麵沒有一個字提及家族,同樣沒有一個字提及皇後以及太子之位。 0
 
    這讓皇帝很是欣慰,同時對自己嶽丈的思念惋惜更甚:“國丈忠君體國之心可貫乎金石。” 0
 
    皇帝下旨道:“朕欲攜皇後回返西京長安,諸司立刻籌備。” 0
 
    雖然沒有明說是奔喪,但顯然就是這個意思,蕭鉉下拜連連叩首。 0
 
    按理說卑不動尊,普天之下,除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後,是沒有人值得皇帝皇後特意奔喪的。” 0
 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 0
 
    (本章完)</div class="contentadv"> 0
 
目錄

評論 0

閱讀設定

文字大小
-
18
+
  • Amy
  • Mary
  • John
  • Smith
  • Edwa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