倭國,蘇我氏的宅邸中,大臣蘇我馬子正在以美食華服供奉幾位僧尼,僧人多是新羅百濟而來,而尼則多是倭國人。
這也與倭國固有的原始信仰中的巫女相關,即認為尼與巫女具有同樣的溝通神佛與人的天賦能力,而男子沒有。
蘇我馬子在他們的誦經聲中,跪倒在一尊等身佛像前:“凡諸天王、大神王等,助衛於我,使獲利益,願當奉為諸天與大神王,起立寺塔,流通三寶。”
在其身後,一個在倭國算是高壯的將領高聲道:“家主,我願意為您去出海與唐國人交戰!”
蘇我馬子緩緩起身:“現在要緊的不是唐國人,而是王儲,他應該要死了。”
王儲不僅是蘇我馬子的甥孫同時還是他的女婿,但政權的爭奪,讓這份關係也不重要了。
蘇我馬子的兒子蘇我蝦夷還要說什麽,但這時候家奴急匆匆的跑了進來,這般的失儀,讓蘇我蝦夷甚為惱怒,起身就是一個響亮無比的耳光。
李建成同樣設宴款待了突利可汗的使者,這讓兩方人馬根本猜不透皇帝的意圖,到底是要支持誰呢。
……………
但李建成沒有理會,任由羅藝在那邊胡鬧,隻是對立功的遼東將領加以封賞,使得他們徹底融入大唐之中。
遼東百姓,是可以遷一部分到倭國的,新地方新矛盾,久而久之舊的仇怨也就煙消雲散了。
突利那邊情況很不好,他這邊也是同樣,西域諸國中強大的想要聯合其他國反抗他的統治,弱小的都在積極投靠大唐,他的權威如江河日下。
“走吧,去見陛下,安排迎戰。”
尤其是內閣的搭建,使得皇帝的心腹重臣得以直接參與朝政大事。
李建成倒是不擔心倭國如何,現在差距實在太大了,一個剛要脫離奴隸社會的,君主集權都沒做到的國家,能整合什麽力量對抗一個新興的霸主呢?
真要擔心也該是擔心天災,類如台風海嘯地震,這三者才更可能是唐軍水師征服倭國的最大威脅與阻礙。
入冬後,太皇太後病重垂危,不到三日便撒手人寰了。
李建成原本是要先支持乙失夷男的,但現在改變了主意,既然突厥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,也就不需要大軍討伐。
而在這時,突利可汗麾下,薛延陀的首領乙失夷男以及敕勒的拔野古,以及回紇同羅的首領一起入朝。
原來經過趙德言的改製,突厥現在已經政令混亂民不聊生,義成公主以及突利現在都沉溺在歡歌享樂之中,每個月都要從諸部收繳重稅。
皇帝在江都隆重的款待了他們,而與此同時,突利的使者也到了,畢竟諸部如此大的動作,而且明目張膽,他自然也是害怕不已。
統葉護的姿態很低,因為唐朝蒸蒸日上,他與頡利可汗當年趁著唐朝立國未穩,尚有內憂外患時進犯都敗的淒慘,現在更不用說了。
另外倭國也不斷的遣派使者過來請罪,這回不說什麽東天皇西天子了,隻是小國王敬問大皇帝國書,或者倭國王恭拜唐天子國書。
李建成對著自己妹妹招手,李衛上前從她懷中接過孩子,小心的送到皇帝懷中。
“諾,”
守孝不是個輕省的事情,哪怕是皇帝以日代月。
家奴很快跑了出去,而蘇我父子還在端坐著,片刻後蘇我蝦夷道:“父親,王儲的長子,是您的外孫,我的外甥,陛下也有意傳位給他,我們真的要選擇擁立其他皇子嗎?”
蘇我馬子神情沒有什麽變化:“去看看王儲得到消息是什麽反應。”
入秋後皇帝攜皇後奉太上皇太上皇後回到洛陽。
一直到皇後在江都生下嫡次子,皇帝才回返,並在江都城外祭祀了天地。
經過天災鬧了兩三年,今年總算是消停了,各地情況都不錯,糧倉中也有了些存糧,百姓隻需減稅而不用賑濟了。
皇帝南巡的腳步隻在江都停留了一個月,然後便繼續南下了,群臣勸阻亦未能成。
皇帝大哀而泣,廢朝舉孝親自扶靈送葬,一直到太平七年元旦,皇帝都無心朝政,好在這時候需要皇帝日日操心的事情已經不多了。
“陛下。”
蘇我馬子手中盤撚著佛珠道:“太近了,也同樣不是好事。”
他們已經忍受不住了,但目前的情況,兩部突厥都在名義上臣服於大唐了,他們想要造突利可汗的反,不說能不能成,大唐的態度也是必須要考慮的。
突利以萬壽節將至為由,命心腹驅趕了一千頭駱駝、三千匹馬、一萬頭羊作為賀禮。
現在要等候的隻是今年的糧食下來,明年就可以出兵了。
反正就算真的戰敗了,也可以推天皇陛下去承擔。
但那家奴隻是垂首道歉後立刻道:“陛下召您入宮,唐國的安東都護率領小山般高大的船艦攻打過來了!”
蘇我馬子朝著王儲府邸的方向雙手合十,口中念叨著超度的經文。
皇帝看完後沒說什麽,這既然是太上皇自己的選擇,那麽他也不好多說什麽,而且死於酒色之中,未嚐不是福氣。
太醫最後道:“太上皇畢竟底子好,若是現在開始調養,那麽還可挽回。
其實現在對唐朝的戰事勝或是敗都無所謂了,因為蘇我氏失去了最後的製約,沒有人能夠清算他們家。
“陛下,這是太上皇的脈案。”
李建成接過看了看,在太醫的講述中大概了解到了李淵的狀況,他就如昔年的蕭琮,整日的醉酒狂飲,任由女色刮骨,已經傷到了根本。
“你安心照料太上皇後,太上皇那邊朕會命其餘太醫看顧。”
而且,太上皇與一些名士往來,共服用了五石散。
“家主,王儲他吐血死了!”
元旦剛過沒幾天西突厥可汗帶領著妻兒趕到了長安,高密公主是為了祭奠,而統葉護主要是為了草原。
憑李世民和李靖,兩路精兵就可直取草原,設立都護府統治。
竇氏去了,李建成對親情倒也多了幾分眷戀,於是親自抱了抱外甥,要知道除了自己膝下的兒女外,他可還沒抱過侄子,更莫提外甥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
(本章完)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