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四口,歲月靜好……
寶貝們在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,一一個樣,褪去皺巴巴的皮膚,嫩白嫩白,白白胖胖的樣子萌化每一個人的心。
柳清溪因為身體受損,每湯湯水水補養,經過一個月時間,也漸漸好轉,雖不如生育之前,但是大夫了,再調養一段時間就好了。
此時,兩個寶貝兒每都能張開眼睛玩一會兒,有神的大眼睛滴流滴流亂轉,而在這樣幸福快樂平淡的時光中,迎來了兩個寶貝兒的滿月酒。
早在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,溫氏就著手命人準備滿月酒,勢必要讓酒席辦得風風光光,和大家夥分享這份快樂。
早幾,家裏人就開始忙碌,這一次,他們準備在家裏舉辦流水席,本可以為了省事兒去酒樓的,但楊奕辰不當官了,相對來比較閑,可以給家裏增添一些喜氣兒。
終於,到了滿月酒這,家裏到處散發著喜氣洋洋的氣息,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,忙忙碌碌的準備接下來要用的東西。
院子裏,早早的搭好臨時灶台,從京城最大酒樓請過來的廚師師父揮舞著大鍋鏟,揮汗如雨。
搭建的臨時帳篷下,擺滿一排排朱紅色的酒桌,丫鬟們先上了瓜果和甜點。
溫氏親自指揮,勢必要把酒席做到盡善盡美。
太陽漸漸升起來,溫氏回房間換了一身正式的衣服,開始去門口迎接可熱。
今日邀請的大多數都是十裏鋪前往京城的村民,還有楊奕辰早些時候幾個比較要好的同僚,以及左鄰右舍。
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大家夫人,溫氏都以相同的禮儀對待。
“他嬸子,你來了,快點進來吧。”
來的最早的是張五梁媳婦兒劉氏和柳老四柳老五幾家的女人,她們換上新衣服,挎著籃子,麵帶笑容進了院子。
“恭喜恭喜啊,一次抱倆,真是有福氣啊。”劉氏笑著恭喜。
張氏也一樣:“清溪這孩子,原先受罪多,這以後啊,就該開始享福了。”
或許這就是前麵把這輩子的罪都受過了,以後一生會比較順暢。
“謝謝謝謝,趕緊進來吧!”溫氏笑得合不攏嘴。
每句道賀的話,都讓她比吃了蜜還甜。
此時,房間內,終於出了月子的柳清溪使勁兒搓了好幾遍,一個月沒洗澡,真個人都要餿了。
加上現在是夏,溫度高,因為生完孩子身體弱,又不能在房間內放冰塊,一個月的時間太煎熬了。
中間有兩次楊奕辰實在拗不過她,讓她擦了兩次身體。
從浴桶裏走出來,她覺得整個人輕了一圈,那種灰糊在身體上的感覺實在太過難熬,還有嘴裏寡淡的味道,什麽都不能吃。
“快點快點,給我拿點好吃的。”柳清溪覺得嘴巴裏都快淡出鳥來了。
加上今孩子的滿月酒,估計她們很忙,指不定有沒有時間吃東西呢。
春雨笑嗬嗬的端著一盤色香味兒俱全的飯菜:“夫人,知道你想吃,姑爺早就讓人準備著了,姑爺真是貼心。”
完還調笑的看了柳清溪幾眼,一副曖昧的樣子。
即使老夫老妻了,被自己丫鬟這麽打趣兒,她還是挺不好意思的:“春雨,看來你是想成親了,怎麽,用不用我給你介紹啊?”
春雨一聽,整個人都不好了,紅著臉跺跺腳:“姐,你怎麽這樣?”嬌嗔的把東西放下,不好意思的走了。
真的,她笑話柳清溪歸笑話,真要到自己,還是挺不好意思的,加上正是少女懷春的年紀,又有了心上人,更是臉紅。
柳清溪哈哈大笑,狠狠夾了一筷子肉,放到嘴裏,笑著看丫鬟落荒而逃的背影。
等收拾好自己,外麵太陽已經高高掛起,兩個孩子哼哼唧唧的表示自己餓了,她喂過兩個孩子,給他們穿上紅彤彤的肚兜,掛上平安符,親了兩口。
“你們兩個調皮鬼。”
講真,兩個寶貝兒一吃的比一多,好在她身體好,現在還能承受的住,估計越往後越不夠吃。
不過前世生活過的她知道母乳對孩子的身體最好,特別是前六個月,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,她想自己親自喂養。
等到將來實在不夠吃的時候,再想別的辦法。
就在這個時候,溫氏從外麵走進來:“怎麽樣,準備好了沒?”
邊邊往床邊走,來到兩個寶貝兒麵前:“怎麽樣,吃飽了嗎?”完忍不住在兩個白嫩嫩的臉上親了兩口。
可愛的讓她抵抗不住萌化心的魅力。
柳清溪笑了笑,和溫氏一起,兩個人一人抱一個,將孩子抱出來見賓客。
此時,院子裏,人聲鼎沸,坐滿了前來道賀的客人,就連門前楓林巷,都擺滿了長長的桌子,坐滿了人。
雖然是大夏,但柳清溪覺得用涼水給孩子洗三什麽的對身體不好,所以今就是象征性的來一次。
把孩子的腳放到溫水裏意思一下,這時,關係好的女人們一個個上前。
“祝寶貝兒健健康康長大。”
“祝兩個孩子前途無量,文武雙全。”
“祝”
所有的祝福都被他們悉數接下,隻要是真心的祝福,他們都歡迎。
除此之外,張氏幾個人送上自己的禮物,或是平安鎖,或是銀子,或是其他物件,放到水盆裏,表達了對孩子的祝福和愛。
這個時候,原先接生的四個穩婆別提多高興了,樂的合不攏嘴。
為什麽呢?因為這些禮物將來都是給她們穩婆的,因為她們是接生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人。
加上前麵溫氏大手筆一人一百兩銀子的賞銀,差不多夠她們幹大半年掙得錢了。加上今的洗三禮,頂的上一年了。
這時,兩個家夥特別給麵子的睜開水汪汪的大眼睛,好奇的看著麵前這些形形色色,從來沒有見過的陌生麵孔。
沒有什麽力氣的腦袋使勁兒環顧四周,可把大家給逗樂了。
“這麽就認人了?你看你看,看我了看我了。”柳清蓮作為姨,興奮的看著兩個家夥,仿佛兩個孩子看她是多麽光榮的事情一樣。
柳清菊不甘示弱:“快看我快看我。”
兩個姑娘這樣瞬間調節了現場的氛圍,兩個娃娃一會兒看這個,一會兒看那個。
當看到楊奕辰穿過人群走來的時候,十分給麵子的綻放笑容。
“哎呦喂,知道這是你爹爹啊,真聰明。”劉氏看著別提多稀奇了:“我們家那幾個子,時候哪兒有這麽聰明啊。”
“可不是,我們家這麽大的時候,傻乎乎的除了吃就是睡,好幾個月才懂看人。”
真是人比人,氣死人,人家爹娘優秀聰明,兩個孩子長得年畫裏的娃娃一樣,還這麽聰明,實在是太過令人羨慕。
聽到這樣的誇獎,怎麽能不高興?溫氏與有榮焉,抱著老大在人群中穿梭。
終於,兩個孩子或許困了,有默契的同時打哈欠,緩緩閉上眼睛,進入夢鄉。
楊奕辰站出來主持大局:“謝謝大家捧場,感謝大家的祝福,孩子困了,就先送進去了。”
“去吧去吧,孩子玩了這麽長時間,確實該累了,咱們都去前麵去。”
為了不影響會長們休息,他們十分自覺的去前麵吃酒,不在後院鬧騰。
柳清溪隨後也回房間了,站了這麽長時間,還是有點累的。
前麵,寧鴻幾個和楊奕辰要好的同僚,拉著他不停灌酒:“你今不多喝點不過去,我們幾個成親這麽長時間,都比不上你,一次倆,厲害了。”
“是啊是啊,不醉不歸啊!”
作為男人,這是多麽值得驕傲的事情啊。
楊奕辰聽到這樣的誇獎,難得露出一抹笑容。
滿月酒之後,家裏恢複以往的平靜,有些不同的倒是柳老五家的屁孩兒,現在差不多一歲了,自從看到兩個外甥之後,就要過來玩兒。
這不,趙氏又抱著孩子過來了。
起柳老五一家子,過完年村裏大部隊回來的時候,他們也跟著來了。
誰讓女兒在京城,關係最好的柳老四一家也在,他們在村裏也待不住了。
幸好孩子大了一些,能夠帶出去,索性就過來了。
家夥虎頭虎腦,和柳老五特別像,胖胖呼呼的,咿咿呀呀著聽不懂的話。
趙氏一進門就不好意思的:“清溪啊,我們家這臭子,一不看到兩個家夥就哭鬧,我又來了,起來怪不好意思的。”
“五嬸兒,有啥不好意思的?我這兒十分歡迎,陪兩個孩子在家,話的人也不多,再了,老虎多聽話多好玩兒啊。”
柳老五的兒子,名叫老虎,寓意著他們希望他像老虎一樣郵件精神,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長大。
家夥一聽提到自己的名字,快速爬著往柳清溪這邊來,啊啊啊的求抱抱。
柳清溪將壯實的家夥抱在懷裏:“哎呦,你怎麽又重了,還真是個老虎。”
趙氏一聽樂了:“可不就是你的這樣嗎,吃的可多了,根本停不下來,再這麽下去,會不會長成一個胖子啊。”
還別,這真是她的擔心,太胖了也不好啊。
柳清溪搖搖頭:“五嬸兒,放心吧,不會的,你和五叔都不胖,孩子也胖不到哪兒去,長大長高了就好。”
據胖瘦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,貌似和基因遺傳也有一定關係。
柳清溪的解釋她雖然不明白,但也將信將疑。
其實就算孩子很胖,她也不忍心給他少吃,盼了十幾年的心肝寶貝兒,可不就當成了眼珠子來疼。
聽了柳清溪的話,倒是放心了不少。
兩個女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著,老虎就在柳清溪的懷裏扭來扭去,不一會兒時間,自己就玩兒煩了,伸著胳膊要找雙胞胎玩兒。
柳清溪索性把他放在床上,自己坐在一邊看著,讓他陪兩個的玩兒。
老虎也不幹別的,就趴在床上看著,時不時幾句聽不懂的話。
就在這時,老大睜開眼睛,嗚嗚啊啊的回答,好似能聽得懂一樣。
兩個孩子用孩子的語言交流,可把柳清溪逗樂了。
“你們幾個,真聽得懂啊!”
話音剛落,老二也醒了,瞬間加入討論的進程,三個孩子搭起了一台戲,歡樂多多。
“五嬸兒,要我啊,你就應該多來,你看,這倆的多喜歡和老虎玩兒。”
或許這就是孩子們的世界,純潔無暇。
趙氏點點頭,表示讚同,因為老虎並不怎麽喜歡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玩兒。
然後,兩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母親,就孩子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討論,沒有長輩晚輩之,隻是單純的作為母親的看法。
著著,不知道聊到了什麽,趙氏歎了口氣:“你老虎,快一歲了,別人家的孩子這個時候差不多都會啊啊叫爹娘,或者會站了可他呢?再過十幾,一歲了還啥都不會。”
起來就愁人啊,她甚至懷疑過孩子會不會有什麽問題。
柳清溪拍拍她的手:“五嬸兒,你就是想太多了,太緊張了,啥事兒都不會有的,男孩子本來話就晚,不稀奇,還有不走路啊,其實走太早了也不好,骨頭還軟呢,走得早了對身體不好。
等將來大一些,隻要開始學走路,就走的穩當,所以你的擔心是多餘的。”
但趙氏還是發愁,或許是因為這個孩子來的太過不容易,她和柳老五每都戰戰兢兢,生怕他有點什麽事兒。
就連拉個屎都要仔細觀察,看有沒有什麽問題,這幾日她糾結孩子走路的問題,整個人都神經兮兮,快要出毛病了。
柳清溪也不知道怎麽接著安慰了,因為趙氏太過在乎。
不過,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,沒有哪個母親不擔心孩子的健康。
然而,就在兩個人為這個問題陷入沉默的時候,床上玩鬧的三個孩子激烈的討論進入白熱化的地步。
然後,清脆的聲音從老虎口中發出:“弟!”
仿佛害怕柳清溪和趙氏聽不懂,他再次強調:“弟!”手指向躺著的雙胞胎。
柳清溪和趙氏對視一眼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