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書 Inktalez
楊尚書出征後,捷報頻傳,皇上龍顏大悅,極為讚賞。一日,皇上朝見太后,說起楊少游的功勞,說道:「楊少游真乃郭汾陽再世!等他班師回朝,朕要立即拜他為丞相,以酬其蓋世之功。只是,蘭陽公主的婚事還沒有最終定下來。他若回心轉意,應允這門婚事,自然是最好不過的;他若依然固執己見,朕也不能因此怪罪功臣,畢竟他的志向也是不可勉強。只是這事情實在難以處理,真是教人傷腦筋啊!」太后說道:「我聽說鄭家的女兒的確生得美貌,而且先前也與少游見過面,少游豈肯輕易放棄?依我看,不如趁着少游在外征戰的時候,下道聖旨給鄭家,讓他們將女兒另嫁他人,這樣一來,少游也就斷了念想,自然會遵從你的旨意了。」皇上聽了沒有作聲,默默地退了出來。當時,蘭陽公主正在太后身邊,便對太后說道:「適才母后的教誨,大有不妥。鄭家女兒的婚事,乃是人家自己的事情,朝廷怎好強行干預?」太后說道:「這樁婚事關係到你的終身幸福,也關係到國家的體面,所以我想和你好好商量一下。楊尚書才華出眾,品貌非凡,在朝中無人能及,他曾以一曲洞簫,預示了你我二人秦樓相會的緣分,你萬萬不可捨棄楊家,而另尋他人。少游當初與鄭家既已定親,也不能背信棄義。這事情真是難辦啊!等少游凱旋之後,先為你舉行婚禮,然後讓少游將鄭家女兒娶為偏房,這樣一來,少游也就無話可說了。只是,不知女兒你的意思如何,所以我也就遲遲沒有決斷。」公主回答道:「女兒一生都不知道『嫉妒』二字為何物,何必還要忌諱一個鄭家女子呢?只是楊尚書當初既已下聘迎娶鄭家女兒,如今又要將她降為妾,這樣做實在是有違禮法。鄭司徒世代為相,是朝廷的望族,如今卻要讓他的女兒給人做妾,豈不是太委屈她了嗎?」太后說道:「既然如此,那依你的意思,該如何處置才好呢?」公主說道:「按照國家律法,諸侯可以娶三位夫人。待到楊尚書凱旋歸來,封王拜侯不在話下,兩位貴人並尊,也算不得僭越。到那時,再迎娶鄭家女子也不遲啊!」太后說道:「這可萬萬不行!女子之間如果地位平等,那自然可以同為正妻,這並無不可。但你是先帝的掌上明珠,當今皇上的親妹妹,身份尊貴無比,怎麼能和平民女子平起平坐,共同服侍一個男人呢?」
蘭陽公主對太后說:「女兒也知道自己身份尊貴。但自古以來的聖明君主,都敬重賢能之士,不顧身份去愛惜他們的品德,甚至有以帝王之尊而與平民百姓結交的。我聽說鄭家的女兒不論是容貌還是品行,即使是古代那些有名的女子也不能相比。如果真是這樣,那麼能和她平起平坐,也是女兒的榮幸,而不是羞恥。只是傳聞容易失真,過譽之詞也未必可信,所以女兒想親眼見見這位鄭家小姐,如果她的容貌才德真的比女兒強,那么女兒甘願屈身侍奉她。如果見面不如傳聞,那麼做妾做婢,全憑母后做主。」太后聽了長嘆一聲道:「妒忌才華,羨慕容貌,本是女子常情。我的女兒能愛惜別人的才華如同己有,敬重別人的品德如同渴求甘霖,我這個做母親的,心中怎能不感到高興呢?我也想見見這位鄭家小姐,明日就下詔把她宣召進宮吧。」公主說道:「就算母后下詔,鄭家小姐也一定會託病不來。她是當朝宰相的女兒,也不好強行傳召,不如派人去各處道觀和尼姑庵打聽一下,事先了解她哪天去燒香,也好製造個偶遇的機會,這樣應該就不難見到她了。」太后覺得女兒說得有道理,便立即派小太監去京城各大寺院打聽。正節院的尼姑告訴小太監說:「鄭司徒一家常來我們寺院禮佛,但他的女兒卻從來沒有來過。不過三天前,他女兒的貼身婢女和楊尚書的丫鬟賈春雲,奉小姐之命,來寺院捐了一篇發願的文章,之後就離開了。太監不妨將此文呈給太后娘娘過目。」小太監回到宮中,將此事稟報了太后,並呈上了那篇文章。太后看後說道:「如果真是這樣,那麼這位鄭家小姐的品行真是不錯。只是想要見她一面,確實不容易啊!」於是,太后便和公主一起,仔細地閱讀那篇文章。
鄭家小姐的文章寫道:今天,弟子鄭瓊貝,特地齋戒沐浴,虔誠地拜倒在諸佛和菩薩面前,敬告各位尊神:弟子命途多舛,罪孽深重,前世業障未消,今生才落為女兒之身,且無兄弟扶持,孤苦無依。前不久,我已被許配給楊家。即將嫁入楊家,從此成為楊家人了。奈何楊郎被選為駙馬,且皇命威嚴,弟子與楊郎,緣分已絕。只嘆天意弄人,像我這樣薄命之人,已經沒什麼可指望的了。如今婚雖難定,但我心有所屬,始終不忍背棄心中的那份情誼。如今我只想依偎在父母膝下,陪伴他們度過餘下的歲月。也正因為這段崎嶇的命運,讓我得此孤獨一身的清淨,所以才敢斗膽來到佛前,向諸佛傾訴我的遭遇和心愿。懇請諸佛垂憐,保佑我那可憐的老父母能夠長命百歲,壽比天高;保佑我此生能夠遠離疾病災禍,享受這有限的青春年華。待到父母百年之後,我必將皈依佛門,斬斷紅塵俗世,潛心修行,誦經禮佛,以報答諸佛恩典。我的侍女賈春雲,與我有着極深的緣分,我們名為主僕,情同姐妹,曾經也因我的緣故,納為楊家的妾室。但她最終選擇了忠於自己的內心,毅然離開了楊家,回到了我的身邊,生死苦樂,我們同途同歸。懇請諸佛憐憫我們兩人的遭遇,保佑我們來世不再為女子之身,消除前世罪孽,換取來世的幸福安康,讓我們能夠投胎到一個美好的去處,永遠享受自由自在的快樂。
公主看完後,神情哀傷地說道:「只因我一個人的婚事,卻耽誤了春雲和鄭小姐兩人,我真是於心不忍,恐怕會對我的陰德有很大的損害啊!」太后聽了,默然不語。
此時此刻,鄭小姐在父母身邊侍奉,面上雖然強裝歡顏,卻掩飾不住內心的苦楚。崔夫人每次見到女兒,都忍不住心生悲傷。春雲侍奉在小姐左右,用吟詩作畫、遊戲玩樂來排解心中的苦悶,但身體卻日漸消瘦,像是得了重病一般。鄭小姐一方面擔心母親的身體,一方面又憐惜春雲,她心中的憂慮不安,卻無人知曉。為了寬慰母親,鄭小姐讓僕人們四處尋覓能歌善舞的藝人,以及各種奇珍異寶,不時地送到母親面前,以博取她的歡心。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