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家裡到三中,二十華里路程,每一個周末都必須用雙腿去丈量,在周復一周的丈量中,有六位同學結成了堅實的「行者同盟」,加上在學校里又是經常「出雙入對」,很快打出了「六兄弟」的名聲。
六兄弟按年齡大小,依次是老大劉興甲,老二劉謀春,老三劉祖中,老四朱文堯,老五彭澤權,最小的就是我。下面,我按地域遠近給兄弟們各拍一個特寫照:
最遠的是彭澤權,他是梅田鄉禾家村的人,離我家還有十多里路,家裡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妹妹,屬於寶貝疙瘩,因此長得高大而又結實,是兄弟們中最帥的一位。他的家庭條件好,學習成績優秀,初中畢業時和我一樣參加了中專的招生考試,也是以幾分之差落選,高一時同在三班,分科時去了105班,在那裡也是風雲人物,有不少女同學對他暗送秋波。
接下來便是我這個「小不點」,年齡最小,個頭也最小,天性活潑好動,兄弟們聚在一起做什麼,無論好事壞事,大多是我出的主意。
從我家再往學校方向七八里,便是劉興甲所在的南泥鄉佳灣村。老大除了年齡大,個子也是當時兄弟們中最高的,只是有點瘦,初中時他和老二、老四同在團結中學讀書,成績差不多,到高中時才拉開了一些差距。南泥鄉屬於高沙區的範圍,他們仨都是三中的招生範圍,不像我和老五是外來戶,雖然還有不少的初中同學也在三中同校或者同班,但他們還是和我、老二、老五玩得最多,玩成了六兄弟。
再前進兩里路,到了遠近聞名的燒瓦村石榴田,老四朱文堯家的瓦窯就在我們上學的必經之路上,他和我差不多高矮,卻比我壯實很多,家裡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一個弟弟,因為長年制瓦的緣故,手掌特別粗大,手勁也超出常人。
老二劉謀春和老四同村,中間隔着一處廣闊的田壠,背着燒瓦村的名聲,老二卻不會制瓦,讀書倒是一把好手。初中時他和老大、老四成績差不多,高中時卻一年比一年優秀。他是六兄弟中唯一一個本屆考上大學的,也是六兄弟中最早熟的一個,在三中時曾經給某位女同學寫過情書,給兄弟們好好長了一把臉。
老三劉祖中是兄弟中的「編外人員」,說是編外,並不是說他和其他兄弟感情不好,而在於他是「河對岸的人家」。太平鄉木山村位於石榴田的對岸,老三初中時讀的是太平中學,高一時讀的是五班,而且讀的是通學,可他還是和我們五個結成了鐵杆兄弟,完全是日復一日地積累起來的。六兄弟中,老三的家庭條件不太好,父母多病,家裡還有一個妹妹,他本人又是兄弟中最老實、最刻苦的,好在「吃得苦中苦」,他後來也「終為人上人」。
草根而又充滿希望的六兄弟,活躍在三中的每一個角落,造成了不少轟動,也挨了不少的批評,現在回憶起來,還有少年的激情飛揚纏繞在心間:我們曾經在操場上與來自高沙鎮的一隊高年級同學(還包括部分已畢業走向社會的學長)對峙,讓對方不得不跳圍牆逃走;我們曾經結夥去爬學校旁邊磚瓦廠那幾十米高的煙筒,差點折損一位兄弟;我們曾經去學校前面的菜地里偷摘豆角吃,爬圍牆回學校時差點被戴着高度近視眼鏡的總務主任「人贓俱獲」;我們曾經在朱文堯家的走廊上攤一層薄薄的稻草睡覺,晚上去蓼水河邊游泳,甚至在大浪滔滔的時候組隊游往對岸,要不是我不敢下水,還真會出現橫渡的場景……
因為這些,我們這個小團體引起了不少老師的注意,有一回我父母到高沙街上買東西,順便來學校了解情況,在曾祥柏老師處碰到教複課班化學的王遲端老師,他給我們戴了一頂「五人幫」的帽子,害得我多次向媽媽解釋。
三十年後的今天,六兄弟只能天各一方,但大家的情誼仍然不斷,2016年正月初三,老五的母親八十大壽,我們相約同去,又到其他幾位兄弟的家(老家)去轉了一圈,作為「史家」,我將六兄弟的現狀記錄如下:
老大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,一直在家務農,前些年因為嫂子生病過得不是很如意,這兩年有了很大改觀,修了高大寬敞的新房子,子女也大學畢業找到了理想的工作。
老二大學畢業後進了國有企業,從技術員做起,如今已經是一個管着幾千人的老總,定居湖北十堰,回老家的時候不是很多,大家只能電話或者微信聯繫他。
老三是變化最大的一個,複課兩年終於考上湖南師範大學,畢業後以「選調生」的身份做了一名鄉鎮幹部,由於缺乏足夠的背景,一直在基層埋頭苦幹,做過鄉長、書記,直到今年才調進縣城,在一個不太重要的局擔任局長。
老四也在老家,但放棄了制瓦的專長,拉起了一支專門走村串戶辦酒席的隊伍,還在高沙街上開了一家飯店,我父親六十歲生日就是請他辦了二十桌,親戚朋友們很是滿意,我一直想去他開在高沙街上的飯店體驗一把,卻至今沒有成行。
老五讀的大學最好,上海海運學院畢業後分配到深圳赤灣港口,從事海事貿易管理,做得風生水起,兄弟們同學們去深圳都願意找他;前幾年他也跳出了國有體制的圈子,自己在東莞創辦了一家企業,一般上班的時候在東莞,只有周末才回深圳,再想在深圳隨喊隨到已經不那麼容易了。
至於我,從銀行出來後,四處奔走做「資本家的乏走狗」,至今仍然沒有真正的安定下來,有時甚至連對於歷史和文字的那份堅守都多了幾分艱難,只能如自己取的微信暱稱那樣——行者天下!
附:再次訂正本文,時間又過了八年,兄弟們變化最大的,當屬老三劉祖中,他在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碰上了「貴人」,大學同學空降他所在的縣任縣委書記,從此官運亨通,先是做教育局長、組織部常務副部長,最後做到縣政協副主席的實職;只是禍福相倚,2024年他又受大學同學腐敗案的牽連,讓兄弟們多了一個想伸手也無能為力的傷心故事。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