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飆野草 91: 第91章 精神恋爱
0%
墨書 Inktalez
一代哲學大師柏拉圖創造了「精神戀愛」一詞,並在八十年代隨着西方哲學湧進中國而風靡一時,變成許多青年津津樂道和紛紛仿效的時尚。我仔細的考究過後世的柏拉圖們為它貼的「四張標籤」,覺得自己居然占了好幾張:一是理想式的愛情觀;二是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情;三是雙方平等的愛情觀;四是說,任何一個人,都有其完美的精神愛戀對象,而且只有一個。 0
正如一般人總把第一、二種情形當作精神戀愛一樣,很長一段時間裡,我都在有意或者無意地探索自己的感情,甚至可以說:我在精神上是一個早熟的色狼,在肉體上卻是一個無欲的聖人。 0
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感覺,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學時代,前面我曾寫過一篇《性的萌芽》,對照柏拉圖的理論分析一下,正好切合了第一張標籤。讓我動心的對象,是當時能夠找到的,最理想的一位,雖然天地空間太小,她畢竟是女同學中最接近理想的那種,漂亮而又成績良好。這種選擇,從某種意義上看,又和第四張標籤也沾上了邊,相對的完美,正是冥冥中吸引我的要素。至於第二張,當時近乎是完全的背道而馳,當我禁不住淡淡體香的誘惑而試圖擁「她」入懷的時候,才發現「她」居然是另一個她。 0
我的初中分兩個階段,一是爐子中學的初一,二是花園中學的初二和初三,現在想來,我仿佛真是一隻飢不擇食的餓狼,期間又開啟了兩場「精神戀愛」的帷幕。和柏拉圖的第一張、第四張標籤對號入座,它同小學時代的情形如出一轍,選擇的對象是相對的理想和完美。只是在對比第二張標籤的時候,我似乎跳出了柏拉圖的窠臼,除了精神而外,試圖追尋部分肉體的愉悅,只是礙於傳統的教育和現實的禁止,最多也只能是無語的凝視,默默的追尋和體味,讓那桃紅李白的臉、黝黑清澈的眼、靈動跳躍的腿刻印在心間,加速心的跳動,特別是在父母、老師和同學的面前,甚至還得裝出一番「敬而遠之」的景象。 0
進入高中時代,第一次真正的遠離父母,老師又不再像過去那樣嚴格管理自己的每一分時間和空間,我的精神戀愛越發找到了生長發芽的土地。像是諷刺,也像是註解,當我面對第四張標籤的時候,當我的心裡慢慢把那個完美、理想的對象固化的時候,這才發現,短短几年時間,我居然換了這麼多的「唯一」,我到底是在追求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,還是在為自己枯燥的學生生活尋求一種刺激? 0
好在高中三年,她是那樣的完美,完美得無論是學業還是容顏,在我的眼裡都是那樣的無可替代、無法撼動。她又是那樣的接近,從入學的第一天起,她就悄悄地刻在了我的心底,並且不知不覺地發芽生長,即使文理分科,我們仍然在一起!這一來,我沒有了更換對象的理由,只能把這一次的精神戀愛轟轟烈烈而又悄無聲息地進行到底。 0
從來,我骨子裡都是一個「大男人」,這讓我對柏拉圖的第三張標籤嗤之以鼻,甚至,受《封神演義》中土行孫的影響,我幼小的心靈里有一個聲音一直在響:女人,本就是男人的附庸,哪裡要什麼平等?可面對她的時候,高山仰止的感覺卻深深地壓迫着我,將我身體中那一塊塊大男人的骨頭格格作響;更讓我難受的是,她並沒有在我面前露出絲毫壓迫的氣息,甚至總像鄰家姐姐那樣對我淺笑、低詠,讓我在體驗「骨肉如水」的同時,「大男人」的枝丫卻少了生長的養分。 0
當然,八十年代的環境,讓我把第二張標籤的內容當作了精神戀愛的基礎和底線,我從來沒有真正的想過要讓這一場愛情達到「靈與肉」的融合,哪怕一次次我們是那樣的接近,哪怕一次次我們有過拉手、扶持甚至擁抱的機會,但在現實中,我們還得裝起優秀學生的「清高」與「聽話」,我還得在某些時候表現「大男人」的強勢與霸道,甚至在很多時候刻意的和她對着幹! 0
然而,柏拉圖畢竟是古人、西人、外人,他怎麼能夠理解我的心情?何況在當時,我並沒有真正的接觸他的精神戀愛理論,正宗的「馬克思主義哲學」才是我們高考的內容,《理想國》和《形而上學》還是批判的對象呢?向來天馬行空的我,最開始的時候便跳出了精神戀愛的圈子,一直期望着有朝一日,能夠把這場精神戀愛上升到更高的層次! 0
有一段時間,我的心在燒,一時半刻也不想讓自己的視線離開她的身影,這還好,默默的注視不會影響她,也不會影響我。可我的心它在悸動,它將數理化政語生英這些高考的內容都擋在了心門之外啊,成績的波動雖沒有引起任何老師的注意,但我自己感覺到了。 0
坐在我前面一尺之隔的她,是那樣的近,又是那樣的遠,這就是精神戀愛的真正滋味嗎? 0
我想跳出來,這場遊戲我不玩了! 0
我用白色的燭淚在自己的課桌抽屜里熔煉了兩個字,「情」和「絕」,不知道的人只能看到其中一個,可我發現,我自己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個。 0
我又主動申請調換座位,向後搬到三排,又挪到最邊上的一排,遠離那個優秀學生集中的漩渦,可是,我的目光,我的心,仍然固執地停留在那個地方。 0
這就是精神戀愛嗎?! 0
我的精神戀愛何時是一個盡頭?! 0
 
 
目錄

評論 0

閱讀設定

文字大小
-
18
+
  • Amy
  • Mary
  • John
  • Smith
  • Edwa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