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此章節調整后字)
桑晴曉從后廚進小館時,小館內被清場,只公主一人,站在櫃檯旁。
咦?這位公主
桑姑娘。
竟還對她客氣禮了。
與廉寶英他們幾人的描述,有很大差異呀。
只見這位公主男兒打扮,衣著樸素,彬彬有禮,最讓人意外的是她的長相,身高竟是只比亓驍眠矮一點,雌雄莫辨,若不開口,若不知她是公主,與那翩翩男兒,也沒什麼區別。
桑晴曉避開她的禮,笑,這位客官,想吃些什麼呀?
華陽公主也有些意外桑晴曉對她的態度,畢竟,招駙馬的流言經傳出來了,她與勇信侯不是有情嗎?
面對她這麼個情敵,怎還能笑得出來。
華陽想了想,順著桑晴曉的話說,前幾日,下人從你這買了好些,每一菜都極好吃,意外的合我的口味,要不,姑娘給我上幾沒點過的吧,我沒有忌口,你隨意安排。
都吃了嗎?桑晴曉表現出一臉意外,你家下人那日說了好些話,貶低了我這個人,也貶低了我做的食物,我以為這些食物被你們嫌棄后,都餵了狗,沒成想,竟被你們吃了呀。
好大膽!
探子曾說,這位桑姑娘在宣德帝面前,也是這副有恃無恐的樣子,以為傳聞誇張了些,現在看來,這位桑姑娘確實有手段,有底氣。
華陽聽了這話也不惱,再開口時,竟是直接歉,此事,是我皇弟的主意,我並不知曉,我替皇弟,向姑娘歉。
說完,又是一禮。
桑晴曉這沒避開,驚訝,大禹不是只派了你這位公主過來嗎?何曾聽說,有位皇子啊。
我那位皇弟,頂了一高官子弟的名頭,就藏在隊伍中。
桑晴曉不解,此事,算是隱秘吧,公主怎可告訴旁人。
弟弟太鬧,不聽勸,他不敬我為姐,我又何必替他遮掩。我若不將他說出來,他這些日子做出的混賬事,豈不都要落在我的頭上。
哦兄弟鬩牆的戲碼啊
華陽苦笑著搖頭,到不了這個份上,我只是個女兒身,在他的眼裡,連與他鬩牆的資格都沒有。
桑晴曉不好評價人家的姐弟情深,招呼著華陽公主坐下,先上了一碗紅棗牛奶,讓她慢慢喝著,又去后廚安排了幾個菜,每菜分量都小小的,卻上了來盤,將整個桌面都擺滿了,最後,又上了一款清甜的青梅酒。
不等邀請,自己落座在華陽公主身側,替她斟了一杯酒。
華陽豪爽的飲了一杯,卻笑言,不夠勁兒。
公主這般不拘小節,來也是個性情中人啊。
我三歲開始習文,四歲開始習武,文韜武略,不輸任何一個皇子,可就因為我是個女兒身,處處摯肘,不得施展
桑晴曉沒應聲,心中吐槽,公主誒,我不是你的閨蜜,更不是你的親信,你跟我說這些做什麼?
只聽她繼續,我以為,今日貿來見你,會被你趕出小館呢。
桑晴曉裝傻,你這樣有錢的客官,我這小館里,一年也沒有幾個,為何要趕你?而且,我沒有從你身上感覺到敵意。
華陽直,桑姑娘難沒聽說,我要招勇信侯為駙馬?
聽說了呀。
那姑娘為何不生氣?
為何要生氣,你要招的是他,又不是我。
可,我聽說,你與勇信侯有情?
來公主也聽說了呀。
呃,這姑娘反應異於常人,華陽都有些接不下去了,只得自己又重新起頭,桑姑娘,我招勇信侯為駙馬,本意並不是要跟你搶他。
哦。
呃
華陽只得將自己的打算一氣說完,我的志向不在於男女情,父皇時不時地稱讚勇信侯,我那幾個皇兄為了討父皇喜歡,就提出了讓我招駙馬的算計。
父皇聽后,竟笑著點頭應下了,還說他們這主意出的好,他們後,父皇私下召見我,跟我說,儘力就好。
我聽后很不解,這個主意可笑至極,根本就不可能成功,父皇為何會同意呢。
後來,父皇將探子探得的所有資料給我看,我覺得,或許可以一試。
在探子們的描述中,勇信侯與宣德帝的關係,似並沒有表面上的那麼好,宣德帝大病一場后,露出本性,日漸昏庸。
勇信侯年輕功高,日後,難免會被多疑的宣德帝質疑他蓋主,沒準,會成為下一個桑家人。
倒不如在情況更糟糕前,急流勇退,借著我招駙馬的契機,先避去大禹,我大禹,最重視人才,姑娘這般人物,也可以跟我們一起去,等到合適的時機,我與他和離,你人,可再續前緣。
呃,這個圈子繞的可真大呀,只是,大可不必,亓驍眠早就經規劃出自己的後路了。
亓驍眠不會叛國的,公主這想法,有些可笑。
華陽卻說,勇信侯,無需叛國。
公主這話誰信?付出馬匹、礦山等代價,不就是想亓驍眠幫你們擴大版圖嗎?
我父皇,或許是這麼想的,可我,不是。
桑晴曉看向華陽,那公主是何意呀。
你們助我拿皇位,我再助勇信侯登帝,雙方互相成就,大靖、大禹兩國,至少在我登位期間,不會再有戰火。
桑晴曉聽聞后,很是意外,這位公主殿下,膽子大的很,所圖不小啊,仔細分辨她的表情后,似,不像是假話。
公主殿下,你畫的這塊餅,還挺誘人的,可你,就不怕引狼室嗎?
華陽公主笑,我曾仔細研究過勇信侯這個人,特別的有意思,打仗時,敵國守規矩,他也守規矩,敵國越界,他就會越多一倍,每次都算的剛剛好,不多不少。
桑晴曉還從了解過這些,聽后,也覺得意外,哪個將領打仗時不喜歡開疆擴土啊,亓驍眠打仗時,竟是這般克制嗎?
評論 0 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