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飆野草 12: 第12章 上学的路
0%
墨書 Inktalez
從竹山灣到桂花小學,大約有兩華里的路程。 0
上學了,我們每天都要用自己稚嫩的雙腳去丈量這一條路,春秋天會穿上單薄的布鞋,冬天穿上棉鞋,夏天則是光着腳丫。如果下雨,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會穿上雨鞋;像我這樣的,無論春夏秋,大部分時候都是打赤腳,冬天下雨的話,才能享受十分嬌貴的雨鞋。 0
就山野小村的條件而言,這條路已經是當時最好的路了,但就是這條最好的路,也充滿了艱險和阻隔。 0
 
這條路,我一般要分成幾段來走: 0
第一段是從家裡到院子邊上的水口山,要走兩條田坎,穿過古老的竹山灣院子,這是從小就走熟的路,閉着眼睛都能走,除了偶爾有一些垃圾中的雜刺會刺傷或者劃破腳板,可以說是最輕鬆的一段。但我的新家原來是選在對門的,這段一百多米是多出來的路,我因此對那些迫使我家改變屋場的人多了一些怨言。 0
第二段是從水口山池塘邊出發,翻越對門山與園藝場中間的山樑,到達古老的清江溪邊。這一段有兩個攔路虎,一是下大雨的時候,老院子與山樑之間的田壟會全部被淹,根本看不到路,只能憑記憶趟水而過;特別田壟中間的水渠上,只有兩三根圓木搭成的簡易橋,有時甚至就是一根獨木橋,大家走起來都是心驚膽戰。二是院子對門的那道山樑,雖然不是很高,但是特別陡峭,零零碎碎地鋪了一些石頭在上面,算不上完全的石板路,因此在下雨下雪的時候總是光溜溜的站不穩腳。在一個冬天,下着大雪,剛好回家的爸爸放心不下,送我過這道山樑,父子倆開始是牽着手慢慢走,後來爸爸看時間不夠,乾脆背上我,讓我提着烤火用的熏籮,想快步通過,卻在山樑上摔了一跤,熏籮摔出老遠,我穿着臃腫的棉衣倒沒什麼事,爸爸卻因護着我摔得口裡都出血了,臉上也掛了花,後來我是怎麼走到學校的,怎麼也想不起來,腦子裡總想着父子倆摔跤的那一剎那。 0
 
第三段是沿清江溪走到洪壩,這一段黃泥混着部分碎石的路,可以說是我們上學途中的高速公路,大約有一米來寬,可以盡情地在上面追趕嘻鬧,只要注意別摔到旁邊的小溪里,即使摔下去也沒關係,只要沒有下大雨,溪水連膝蓋都淹不到,反倒多了一分清涼的樂趣。 0
第四段有兩種選擇,一是繼續沿清江溪上溯,到新屋裡邊上的石山角,過石拱橋走大路進校門;二是直接過洪壩,走田間小路到學校側門。我們一般選擇第二種走法,這樣走可以節省三五分鐘的時間。 0
在洪壩這兒,大隊組織人工修了一個攔河的小壩,將溪水引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灌溉良田。為了分流,壩沒有建太高,水一大就基本上全淹了,只留下幾塊跳石供大家過去,下面是奔涌的水流,要從一個石墩跳到另一個石墩,雖然只要跳兩三次就到了對岸,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考驗。 0
 
走田間小路,還有一個危險,由於這個田壟形成的年代比較久遠,有些地方於泥比較深,在田裡沒有莊稼的時候,我們都喜歡抄近路直接從水田中間走,經常把腳陷在泥里拔不出來,弄髒衣服倒也罷了,反正大家的衣服都要穿上十天半月才有得換,弄壞了鞋子才是大事,那時候鞋子珍貴,回家鐵定要挨罵挨打的。 0
 
 
目錄

評論 0

閱讀設定

文字大小
-
18
+
  • Amy
  • Mary
  • John
  • Smith
  • Edward